天天即时:亚洲青年领袖论坛举办主题论坛,专家学者畅谈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澎湃讯3月26日,亚洲青年领袖论坛主题论坛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主题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广州南沙湾滨海会
2023-03-26澎湃讯3月26日,亚洲青年领袖论坛主题论坛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主题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广州南沙湾滨海会议中心举办。广州市委外办(市港澳办)副主任邓昌雄、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副书记谢伟、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王剑、广州市南沙区发展和改革局总经济师李淑臻等嘉宾出席。
谢伟在致辞中介绍,在中国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广州南沙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他用湾区之心、战略平台、开放门户、创新高地、未来之城这五张“名片”向与会嘉宾介绍南沙。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是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枢纽节点、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过去十年经济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随着《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出台,南沙被赋予更高定位与新使命任务。港澳青创“新十条”的出台,打造一批青创基地;自贸试验区的先行优势,推动398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创新产业资金人才“四链”融合,培育高质量发展动能;坚持生态优先、生产生活协调发展。——南沙是“未来之城”。
湾区有大未来,南沙有大机遇。南沙正进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和提档跨越的关键突破期。谢伟诚挚邀请广大有志青年到南沙观光旅游、参观访问、交流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南沙牵线搭桥,实现互利共赢、共创美好未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孙彧、广州越秀集团首席资本运营官李锋、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丁友刚、广州建筑集团董事长梁湖清等产企研领域专家学者聚焦区域融合、立足实践创新,从人才培养、教育科研、投资建设、科技智造等不同角度,畅谈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智慧策略与可行路径,勾勒大湾区合作发展新愿景。
广州和南沙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中有哪些优势?可以发挥哪些作用?给港澳青年在粤创业提供了哪些支持?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中国式现代化三个维度畅谈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发展愿景。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港澳青年代表展开热烈讨论。与会嘉宾普遍认为,随着《南沙方案》的出台,青年人才将进一步加速集聚,新兴产业将进一步完善布局,广州南沙是一片蓝色海洋,生机勃勃、前景无限。
链接:
孙彧:为湾区提供智力支撑,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及高质量发展
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孙彧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传播、国际交流合作四个方面介绍了暨南大学近年所做的实践和取得的成绩。他表示,作为中国内地最大的港澳台侨人才培养基地,暨南大学一直致力于培育具有家国情怀且学术优秀的新时代湾区人才。未来将继续致力于为湾区提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智力支撑,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及高质量发展贡献暨南大学力量。
李锋:发挥跨境企业特色,助力湾区融合发展
广州越秀集团首席资本运营官李锋表示,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跨境企业在出境区域融合发展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和重要作用。越秀集团接下来将锚定大湾区建设重要平台公司的战略定位,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发挥跨境企业特色,全力支持《南沙方案》落地落实,当好粤港澳三地沟通交流桥梁。
丁友刚:育才、聚才、用才“三管齐下” 为大湾区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丁友刚表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汇聚人才的大平台、研究人才的“智”高点。粤港澳大湾区承担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国家使命,高校的基础支撑和创新引领作用不可替代。作为湾区在地高校,广东财经大学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高地建设,坚持立足湾区、面向湾区、服务湾区,坚持育才、聚才、用才“三管齐下”,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一是聚焦多元融合,培养高素质财经法治精英人才;二是聚焦引育留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三是聚焦国之大者,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梁湖清:充分发挥项目实施能力,共同建设美丽大湾区
广州建筑集团董事长梁湖清表示,作为大湾区首家世界500强建筑企业,未来将充分发挥全产业链和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的项目实施能力,与各界政府优质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建设美丽大湾区。